戴耳机成了当代年轻人的日常必备,听音乐、地铁、上网课、刷抖音、追剧、打游戏,几乎是耳机不离耳。但经常戴耳机的你,有没有想过戴耳机可能会变聋?
今年3月,世卫组织发布《世界听力报告》,目前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听力受损。听力损失影响全球超过15亿人,其中4.3亿人听力较好的耳朵有中度或以上程度的听力损失。
近日,河北衡水一位14岁女孩因学习压力大,长期戴耳机听歌,导致噪音性耳聋,到医院就诊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期,目前已造成不可逆的情况。
浙江一名15岁男孩参加完中考后彻底放飞自我,戴着耳机在家和朋友打游戏,从白天玩到晚上,有时候还通宵玩。时间久了,耳鸣越发严重,经检查发听力永久受损!尤其是高频听力的下降曲线,相当于五六十岁的听力。
一位23岁的杭州IT男因为长期戴耳机突然出现听力下降,被医院诊断为“重度突发性耳聋”,听力很可能无法完全恢复到正常。
日常生活中,对不少“后浪”来说,耳机可是必不可少的。工作学习时,明快的音乐成为避免被打扰的魔道具;通勤路上,戴上耳机就仿佛与嘈杂的世界隔绝……总之,没有人能在我的BGM里打败我!
光是看话题#忘带耳机出门时的我#的热门程度,就能看得出耳机对现代人有多重要!不少网友留言,“没了耳机世界仿佛世界没了色彩”;“没有耳机的我,走在路上仿佛是一条咸鱼”。
但是,长时间、大音量戴耳机,就要当心你的听力哦。(你说什么?我听不清……)
耳朵,由外耳、中耳、内耳三部分构成,外耳接受外界的声音,沿着耳道引起鼓膜震动,将声音传到内耳,再通过听神经传送到大脑中的听中枢,于是就听到了声音。
长期处在高声强的环境中,会使毛细胞过度劳累,从而导致这些细胞死亡。而毛细胞损伤一个就少一个,它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细胞,至少以目前的科学技术“拯救”不了已经受损了的毛细胞,一旦受损便是永久性地受损。
戴耳机是如何损伤到毛细胞的呢?主要是由于佩戴时间过长或者音量过大所致。耳朵接触到85分贝以上的声音,持续8小时,便可以让毛细胞受损。而更高分贝只要持续1小时便可以了。要知道,我们耳机的音量就是10~15分贝,达到85分贝,只需要最大音量的60%。
我们平时习惯在上下班路上、地铁和公交上听歌,同时会不由自主把音量调高掩盖环境噪音。这时候的环境噪音加上音乐的声音大概在86分贝左右。你觉得刚刚好,其实已经在伤害耳朵了。
而且,高频区域往往是最开始被损伤的,所以听力损伤首先出现的是高频听力的损伤。人类耳朵可以听到的声音频率的范围是20~20 000HZ,但日常生活中常接触的音频范围仅80~2500HZ之间,很多人并不能及时察觉到自己的听力已受损,当损伤越来越向低频区域波及,才会发展到被人察觉的地步,这时损伤已经较为严重。
我们在很嘈杂的环境中,如果戴耳机的话,会不自觉地调高音量。如果外界杂音比较大,最好不要戴耳机。
我们在睡觉的时候,如果戴耳机的耳朵压在枕头上的话,会损害耳廓,并加重对鼓膜的刺激。同时,万一睡着没有把耳机摘下,戴耳机的时间就会延长。
入耳式耳机的声音接触面积小,对耳蜗内部压强较大;头戴式耳机接触面积大,压强较小,对耳蜗纤毛细胞的刺激相对较小,更加安全。
总之,虽然有上述措施可以减少耳机对听力和耳道的损伤,但是还是建议尽量少使用耳机。如果暴露于过响的声音中,或者长期使用耳机,或是由于其他原因导致的耳鸣、耳闷甚至听力下降,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,及早诊断,及早治疗。
为了拯救大家的听力,这里有一组简单的耳朵保健操。
在此,由衷地提醒大家,一定一定要多注意,尤其是听力视力,这些不可逆的伤害。
毕竟,这个世界上,还有那么多良辰美景等着你去看,还有那么多美妙的音乐等着你去听,保护好自己,别辜负。
【来源:网络,本公众号只作公益性分享(版权归属原作者,因无法核实原出处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,谢谢!)除原创作品外,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、图片、视频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,因客观原因,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,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。】
你若喜欢,别忘了点个在看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