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ED封装新“局”

LED封装作为LED照明产业链的中游环节,近两年增速也随之放缓。根据高工产研LED研究所(GGII)数据统计,2020年中国LED白光封装产值规模约为665.5亿元,同比减少6.3%;

2021年,在通用照明出口带动、显示市场回暖、MINI背光渗透率迅速提升等因素的带动下,LED行业整体回温。

根据报告显示,在下游市场需求旺盛的催生下,以上11家LED封装上市公司的整体营收水平普遍保持稳步增长,仅联创光电营收出现下滑。

由于各家企业主营业务占比情况存在差异,高工LED再就各家的LED封装业务进行了单独汇总。结果显示,东山精密、兆驰股份、木林森、国星光电、鸿利智汇、瑞丰光电、万润科技、长方集团等8家企业的营收均保持稳步增长,仅厦门信达、联创光电、聚飞光电等3家企业出现下滑。

近年来,LED行业逐步呈现传统制造技术成熟、低端产能供需阶段性失衡的现象,优质资源向龙头企业聚集,形成强者恒强的发展局面。

再加上受疫情影响,带来了出口市场需求大增、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等市场变化。同时,原材料、配套材料的价格也有大幅波动。

在外部环境巨变的洗礼下,LED行业内部不断洗牌,市场集中度也进一步提升。

根据以上企业的LED封装业务营收规模看来,主要分为三个梯队:20亿+的有山精密、兆驰股份、木林森、国星光电、鸿利智汇等5家企业;10亿+的有联创光电、聚飞光电、瑞丰光电等;10亿内的有厦门信达、万润科技、长方集团等。

自2021年以来,随着技术工艺的逐步成熟发展和成本的进一步下降,LED显示已经在专用、商用和民用消费市场齐头并进。

小间距LED、MINI LED打开视频监控、会议室、虚拟拍摄及电视、PDA、笔记本电脑、电竞显示器及商用等诸多细分应用市场,各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;车用LED、植物照明LED、红外/紫外LED等新兴应用的市场需求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,相关产品在超高清显示及背光、智慧医疗、现代农业、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应用领域正在逐步渗透,带动LED行业结构升级转型。

回顾2021年,业内诸多龙头企业相继发布相关产品,MINI/MICROLED新型显示技术的产业化应用进入了关键时期,随着投资企业不断增加,产业链参与范围不断扩大,在政府、企业和资金的共同推动下,MINI/MICRO LED产业发展将进入快车道。

据了解,国星光电在MINI LED方面,产品布局已实现P1.5-P0.4全系列覆盖;在MICRO LED方面,成功开发出高一致性像素化量子点色转换彩膜制备技术,有效解决了MICRO LED红光芯片良率低、光效低、巨量转移难度高的技术痛点。

东山精密在稳固小间距领先地位的同时,还积极布局MINI LED市场。目前其MINI RGB、MINILED背光等产品均已批量出货。

晶台的“积幕”系列已成长为庞大家族,再加上MINI LED背光封装方案,使得其MINI/MICRO LED产品线更加丰富。

晶科电子也已经具备了MINI LED背光方案的设计开发能力,并形成了系列的适合电视机、车载显示屏的MINILED背光方案。

而围绕LED照明封装领域,国星光电、兆驰光元、长方集团、晶科电子、旭宇光电、中顺半导体等纷纷将船头调向植物照明、车用照明、健康照明、景观照明等细分市场,并通过与上游芯片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定向合作、共同开发,为终端客户提供高科技、高性价比的LED产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