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和朋友聊起拍照,画风突变,以往是谈手机多么便利,可以替代相机,但今年谈得更多还是相机,而基本不谈手机替代相机的事情了。为何如此,主要是今年的新品手机拍照确实很拉胯,让人比较失望。
比如小米11 PRO,用的是三星GN2,当时说砸了不少钱研发,效果出色,并且具有极大的CMOS,达到了1/1.12英寸。
结果,在小米12这一代,包括红米手机,就都没有GN2的影子了,用上了索尼的IMX707,1/1.28英寸,实际表现很难说比GN2更好。
那么,GN2为啥不用了呢?难道是供应问题?没有答案,总之是很可惜的。现在小米11 PRO、小米11 ULTRA之后,可能就看不到GN2手机了。此外,蓝厂绿厂等始终在打磨IMX766,还被称为“神底”。要知道,这款CMOS马上也就2年了,还在手机领域坚持,让人比较失望。
此外,让人郁闷的不只是主摄,很多品牌将3X长焦改成了2X长焦,试问这还叫长焦吗?
上图,是评价君用3X光变镜头拍的,没了长焦如何构图呢,自然也就没有这种拍照了吧。
其实也不是激进了,而是一个基本的要求。我们先来说说,手机CMOS和相机CMOS能比吗,其实是不能的,因为面积相差太过悬殊。
那么,手机如何应对,目前的方法还是算法,AI,通过处理器对于照片的各个方面进行机内优化。而更好的方法,就是多摄像头融合,各自采集不同的数据,然后AI优化后,生成华丽的照片。
而华为的P50 PRO则采用了XD FUSION图像引擎,两颗原色摄像头(彩色与黑白)协同工作,相比P40 PRO的主摄进光量提升103%,超动态范围技术使动态范围捕获能力提升28%。
通过全局式的图像信息复原系统,可以将更多的信息保存下来,并且根据拍摄的题材进行优化。
所以,不管怎么说,手机影像该走的路,很可能是影像融合技术。但现在呢,很多手机是一个主摄,一个超广角,加一个微距,互相没有关联,甚至平滑过渡也做不到。
这种组合,用在2000元手机还可以,用在3000元档,基本上微距就是凑数的,缓解尴尬的作用,4000元再用这种配置,就不太厚道了。
所以,今年的很多增加NPU用来提升画质,而不是增加多摄融合的方式来提升画质的做法,评价君还是不敢苟同的。
解锁手机,然后打开相机,然后对焦,拍摄,这似乎是一气呵成的操作,很常规,照理说应该很迅捷。但是即使在2022年,很多手机还是会比较卡顿,尤其是在第三步对焦,以及第四步拍摄,依然要耗费很多时间,可能是2-3秒,让人十分尴尬。
这方面手机不少,尤其是天玑9000这样的旗舰机型,有这样迟缓的表现让人沮丧,与IPHONE 13和13 PRO的反应速度相差太大。
假如你想抓拍一个环节,苹果的成片率就大很多,因为对焦快,拍摄快,但要是如上那种天玑9000这种处理器的手机,就有的等了,很让人头痛。
实际上,很多人在比较后,还是选择用相机拍照,即使是4800元的入门微单,配上合适镜头,画质也是秒手机几条街的。
比如上图这张,是尼康Z30,一款4799元的相机拍摄的照片,也够手机追赶一阵子了。而手机克敌制胜的法宝,只有多焦段实用性强,融合拍照动态丰富,以及随手可用这三个优点了。
搞笑的是,长焦很多手机已舍弃,融合只有华为在弄,随手拍很多手机反应太迟钝,不够迅捷……现在今年已经快过去了2/3,手机拍照还会有惊喜吗?也许只有华为MATE 50系列的XMAGE,以及苹果的IPHONE 14系列,能给手机挽尊了。